嘀嘀虫控电话

新加坡寨卡病例急剧上升 总理李显龙呼吁全国合力灭蚊 专家恐未引起东南亚国家足够重视

   日期:2016-09-07     浏览:868    评论:0    
核心提示:寨卡病毒疫情于去年在巴西暴发,美洲成为重灾区,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出现输入型寨卡热病例以及零星的本土传播病例。到

寨卡病毒疫情于去年在巴西暴发,美洲成为重灾区,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出现输入型寨卡热病例以及零星的本土传播病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或者专门药物。

新加坡:总理呼吁全国合力灭蚊 寨卡病毒恐变种

中新网9月6日报道,新加坡卫生部和国家环境局在每日寨卡疫情文告中则指出,截至当地时间5日中午,在新加坡境内感染的寨卡病例再增16起,确诊总数达258起。新加坡5月中旬发现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8月27日发现首例本土传播病例,此后新增病例连续多日激增,促使新加坡政府开展大规模灭蚊行动,强化控蚊措施。据当地媒体报道,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吁请新加坡人合力灭蚊。更令人担忧的是,寨卡病毒可能已经在东南亚产生变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根据新加坡卫生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新加坡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的专家在最早发现病毒的阿裕尼和沈氏道地区提取了两名患者的病毒样本,并在9月3号完成了对病毒的基因测序工作。研究显示,这两例病毒不是从南美洲来的输入型寨卡病毒,而是在亚洲源发的病毒,可能是寨卡病毒在东南亚传播中产生的变种。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报道称,寨卡病毒的载体是黑斑蚊,新加坡的创纪录高温导致黑斑蚊数量猛增。

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亚洲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寨卡病毒感染群体,这说明寨卡病毒正在亚洲蔓延。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说,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亚洲国家,必须及早对寨卡病毒传播提高警惕,因为寨卡很可能会像登革热一样迅速传播。

马来西亚:两国每日通关20万人次,寨卡传播隐患大

除新加坡外,马来西亚卫生部9月1号确认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3号,马来西亚沙巴出现首起境内感染寨卡病例,患者为61岁的男性,当天由于心脏病发作在医院逝世。这也是马来西亚确认的第二起寨卡病例。路透社报道,每天经主要通关口岸往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人员达到20万人次。新加坡本土传播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激增后,马来西亚加大了对两国往来人员的核查,并强化控蚊力度。根据官方数据,马来西亚去年共确诊12万登革热病例,死亡336人,为1995年以来最多。马来西亚当局一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应对登革热疫情。一些地区卫生专家担心,因寨卡病毒感染者出现的症状相对轻微,这一疫情在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地区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中国:南方地区存在较大输入性风险

《新京报》近日报道,我国与新加坡人员往来频繁,新加坡也是我国公民的重要旅行目的地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发布提示,孕妇和计划怀孕者及其性伴侣尽量避免到发生寨卡病毒本地传播的地区旅行。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省、云南省、广西等地。而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北至沈阳、大连,经天水、陇南,至西藏墨脱一线及其东南侧大部分地区。专家分析,去过东南亚旅游回来的人,可能从北京或者广州入境,所以北京和广州面临的寨卡病毒输入性风险是一样的。但从蚊虫密度来看,寨卡病毒在北方本土传播的风险比南方小的多。专家透露,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一共发现了3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在收治第一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时候,就已经对蚊虫做了监测。数据显示,寨卡病毒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在北京市所有蚊虫中所占的密度在5%之内。我国南方一旦有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出现,本土传播的态势相对更为严峻。

美国:奥巴马敦促国会为抗击寨卡病毒增加拨款

法新社称,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六敦促国会为抗击寨卡病毒增加拨款,用于控制蚊子滋生、追踪疫情蔓延、加速疫苗研制及检测和对受感染母亲及婴儿的监护等。根据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应对疫情标准程序,一旦验明某人感染寨卡病毒,当局便会在此人住处周边200码(约182.9米)范围内喷洒灭蚊剂,以防蚊虫叮咬此人后传播疫情。英国《卫报》4日援引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蜂农斯坦利的话报道,初步估算,当地至少250万只蜜蜂死于灭蚊行动,而她家蜂房的惨状“犹如遭原子弹攻击”。美国养蜂业收入预计达到290亿美元规模。然而,今年不少蜂农却因应对寨卡疫情的灭蚊措施而损失惨重。

世界卫生组织:就寨卡病毒疫情召开紧急会议

世界卫生组织上周五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自去年以来,寨卡疫情已经传播到67个国家,包括处于热带地区的所有美洲国家。英国《金融时报》称,泰国今年已在10个省份记录了100起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还有8个国家也报告了相关疫情,但这些国家没有像新加坡那样集中暴发。世界卫生组织9月2号在日内瓦就寨卡病毒疫情召开紧急会议,世卫组织寨卡病毒紧急委员会负责人戴维·海曼表示,寨卡病毒目前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持续出现在新的地理区域,比如在几内亚比绍和新加坡,在多国的持续蔓延情况不容忽视。研究人员有望在本周完成对寨卡病毒完整基因序列的分析,“寨卡病毒很显然与小头症以及其他畸形病症存在关联”。

澳大利亚、韩国等多国发出旅游警示

受新加坡寨卡疫情影响,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布针对新加坡的旅游警示。中国驻新加坡使馆9月2号发布公告,提醒在新中国公民 注意防范寨卡病毒,特别是孕妇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避免蚊虫叮咬,如出现感染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提醒即将赴新中国公民携带驱蚊灭蚊药品,抵新后注意防范寨卡病毒。

什么是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32000人。伊蚊还传播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包括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黄热病毒,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几十年前,非洲的研究者注意到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疫情莫名其妙地跟随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疫情之后。类似的规律开始于2013年,当基孔肯雅病毒从西到东传播时,寨卡病毒紧跟而来。

寨卡病毒感染者有哪些表现?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尚不清楚,可能为数天。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另外少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黏膜溃疡和皮肤瘙痒。症状通常较温和,持续不到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2013年和2015年分别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和巴西塞卡疫情期间,有报道称寨卡病毒病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

2015年巴西的寨卡暴发流行中发现了很多小头畸形的新生儿(出生的新生儿头围与匹配的相同性别和孕龄的孩子比,低于平均值超过了两个标准差)。在2015年5月-2016年1月间,共报道4000例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分娩了小头畸形儿,与往年小头畸形的比例相比,上升了20倍。35例小头畸形新生儿的头颅CT及头颅超声提示存在弥漫性脑组织钙化,主要发生在侧脑室旁,薄壁组织旁和丘脑区域、基底节区域。皮质和皮质下萎缩造成的脑室萎缩也能见到。小部分婴儿出现关节挛缩,提示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对寨卡疫情开展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之间存有关联。然而,在解释婴儿小头症与寨卡病毒之间的关系之前仍需要做出更多调查。

预防寨卡病毒的方法?

1、尽量避免到流行寨卡病毒病的地方,如果必须前往,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

2、避免在户外阴暗处逗留,尽量穿着长袖浅色衣物、使用驱蚊液预防蚊子叮咬

3、在家中安装纱窗,房间内的床上装置蚊帐。

4、注意将居室内或居家周围的水桶、花盆、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防止蚊虫在这些容器中孳生。

5、如果出现可疑症状,怀疑或者担心自己感染了寨卡病毒,应到当地医疗机构接受检查,确认是否感染,自检测之日起2-3个月内应避免性行为,或者在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防止传播给他人。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动态

0相关评论